目前分類:樂評 (4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車行在康州的公路上,沿途白雪奔飛,想起昨晚Bartlett Sher執導的《國王與我》當中安娜教暹羅王子王女們「什麼是雪花」的橋段,對照起眼前景色,會心一笑。

《國王與我》是1951年由R&H雙人組創作的戲碼。故事改編真人真事,描寫英國寡婦安娜受聘到暹羅王室擔任家庭教師,教導後宮王子王女們英語之外,也把最新科學、地理知識、西方的「文明」帶入王室之中,卻因文化差異而不斷和國王起衝突,但衝突之餘,兩人卻產生了若有似無的情愫。劇終時,暹羅王信任安娜,將太子朱拉隆功托孤予她,繼續了暹羅的近代化。

在昨晚之前,我只看過1956年的電影版本,老實說只接觸電影版,並不會讓我喜歡上《國王與我》。1950年代的美國,冷戰局勢方興,還沒迎來1960的民族平權的思潮,在此時代背景下產生的《國王與我》,充滿了西方優越的斧鑿痕跡。尤勃連納飾演的國王,刻意地不諳英語而被美國的觀眾們訕笑;安娜則是站在正義、文明的一方,大力抨擊暹羅後宮的一夫多妻制,劇中還引了《湯姆叔叔的小屋》,暗責這樣的制度無異於對女性的奴役、性剝削。於是在此脈絡下,東方的暹羅國王是野蠻、不人權、不現代的,需要來自西方的安娜指導、啟迪、恩澤教化——無怪泰國一直拒絕引進這部片,國王英明神武,怎能如此受辱?

如果重新搬演此戲,卻又重複著六十年前的樣板,美國人也未免不長進。在文本無法大幅更動的制限下,現代製作如何重新詮釋這個「經典戲寶」,而不落入政治不正確的窠臼呢?我翻著昨天在戲院內拿到的Lincoln Center Theater Review (2015春季號),看到了整個製作團隊的努力嘗試。開頭文先請了康乃爾大學東亞研究所的教授撰寫,為暹羅的後宮、一夫多妻制提出了精彩的辯護:國王之所以要充實後宮,絕不單單為了性衝動或是延綿子嗣之考量,而是為了和地方土豪勢力結盟,用婚姻的紐帶來穩固整個國家社會。(嘿,我們的PAR表演藝術雜誌要不要也請中研院研究員談談什麼題目呢?)接著引了馬拉拉的演說,強調了女子受教權益,這也是本次製作團隊提強調的(其中一項)價值。刊物最後引了歷史人物安娜・雷歐諾文(Anna Leonowens)的文章,讓我們帶著19世紀西方人的眼鏡一窺暹羅後宮——跟前面幾篇反差好大啊!

扎實的討論充實了這次製作的內涵,昨天觀賞的戲確實也讓我思索多於感動。很多過去不曾注意到的橋段,被導演特別提出來強調。

larshika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 London revival
http://sweeneytoddwestend.com/
Michael Ball and Imelda Staunton starred in a new production of the show
which played at The Chichester Festival Theatre, running from 24 September to
5 November 2011. Directed by Jonathan Kent, the cast included Ball as Todd,

larshika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音樂劇《日落大道(Sunset Blvd.》的名曲:恰似未曾說再見。

過氣女星重返好萊塢電影片場,唱出他心中的興奮和感動:一切景物 ​依舊、好似我們從來未曾道別過。歌詞意境很美,演唱者Glenn ​ Close唱得感人,歌聲中交織著 "既期待、又害怕受傷害" 的感情。

larshika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hank you for the music!
關於音樂劇《渭水春風》

 

larshika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多虧了巨星雲集的 "華麗年代(NINE)" ,
讓我們在眾女星加持的視覺饗宴中重新找到
"Nine" 這部音樂劇的迷人處。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BCYs4llK2o

larshika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禮拜六在國父紀念館看了[隔壁親家],
這下總算是把音樂時代出品的三齣台灣音樂劇看滿了。

larshika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怎樣為之一個音樂劇?

「最低限度的標準是拿走音樂那個故事便不能發展下去。在結構上面,音樂一定是一個很重要的元素。」電影《如果.愛》的作曲高世章如是說。

***

(▲5年前北京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推出《電影之歌》音樂劇,作為中國電影百年獻禮,由李宗盛譜寫160分鐘、22首感人肺腑的歌曲。)

larshika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幸看了音樂劇《渭水春風》的首演場,看完以後直喊bravo! bravo!
能有如此本土 而精緻的製作,真是台灣的榮耀,叫人感動不已!

在邱君強的指揮下,北市交展現出一別卡拉帶的磅礡氣勢;
張世珮每次出場總是感 人音樂的
保證,

larshika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完PTT歌劇板對張藝謀鳥巢杜蘭朵的評論,
深深感到慶幸,還好自己沒有一時衝動下台中灑鈔票
除了要坐得遙遠,拿著望遠鏡遙遙看台上螞蟻外
會叫人氣結的,應該就是用音響廣播出來的樂音吧!

larshika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cdd.org.tw/Costantinian/547/54744.htm

聖母悼歌Stabat Mater - Planctus Beatae Mariae Virginis

吳新豪

一般教友最有感受的祈禱,拜苦路應當是其中一項。拜苦路的核心部份,是把耶穌奔赴加爾瓦略山接受死亡的過程,分段地宣讀,而每一段又有相應的默想和祈禱。

苦路有很多不同的版本,表示它們的默想和祈禱經文不一樣。但是在苦路一段與一段之間的聖詩,大部份都採用同一首聖歌,這首歌拉丁文叫 做"Stabat Mater",中文稱為「聖母悼歌」,或「聖母哀傷歌」,甚至用頭一句歌辭「聖子高懸十字架上」來稱呼,不一而足。所以這首「聖母悼歌」是拜苦路「不可 少」的成份,但卻也是「不太受注意」的過門時間---即教友從一處移到下一處時唱的歌。

larshika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朱苔麗因為年紀關係 聲音有一定的局限 但是技巧掌握的很好
大部分的時候 (閉上眼睛) 我發現她很認真的在做情感上的詮釋
喔 那個pianissimo 實在叫人回味無窮
我第一次聽瑪儂雷斯考的詠嘆調感動

larshika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hildren Will Listen - From Into the Woods
sung by Bernadette Peters

最近又把桑岱姆這闕膾炙人口的 "拜訪森林" 重新聽了一次

larshika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ve Never Been to Me
我從未找到過自我
(Written by Ken Kirsch and Ronald Miller)

larshika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致_____:

你說的沒錯 欣賞的角度本來就無干對錯
是我太過堅持自我的理念
不知不覺將這樣的理念曲解成一種自以為是的"正義"

larshika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這是一篇加密文章,請輸入密碼
  • 密碼提示:貝斯美樂第
  • 請輸入密碼:

11/26 孟德爾頌200週年紀念-詩篇
Celebrating Mendelssohn's 200th Anniversary-Lobgesang
指揮:弗利德 貝爾紐斯
台北愛樂合唱團

larshika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羅浮音樂家樂團 明諾斯基指揮


larshika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韓國"大神大學"合唱團和管弦樂團
全本韓文演出XD


其實還唱得不錯耶

larshika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在PTT opera板上看到的:40位夜后的舞台炫姿
應該是台灣網友製作的...連續聽九分鐘的ㄚㄚㄚㄚ
其實還頗好笑的
尤其是邊念書邊聽這個 有一種莫名的喜感

larshika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larshika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 23